4月30日,33岁的宁德医生肖方洪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254例,今年第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十年前,肖方洪还是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2010年6月22日,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他留下了血样和资料,成为千千万万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中的一员。
现在的肖方洪已经成为一名医生,在宁德市中医院检验科工作。“我本身专业就是检验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会多些,懂得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案。”作为医务工作者,肖方洪早已见惯生离死别的病痛,但还是对一次进修中的案例刻骨铭心:“遇到一家人因为小孩得了白血病而跳楼自杀。”他心里暗下决心:如有需要,一定义不容辞。
在接受动员剂注射时,肖方洪特别镇静,甚至安慰一时找不着血管的小护士,准备自己动手打针。比起普通志愿者,作为同行的他更多地“参与其中”,见缝插针地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每个环节,甚至和省肿瘤医院的医护同仁探讨起了当下的医学进展。见到这番场景,陪同前来的宁德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朱珠高兴地拍手:“好好学习,等你回宁德,就派你当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委员啦。”
捐献前的肖方洪很平静,“献血小板也经历过,以前也见过骨髓捐献,参与过器官移植,会看的开些。”倒是肖方洪的爱人有些激动和紧张,他的同事和朋友都对他的即将进行的捐献表示敬佩和些许好奇。“主要是还没生孩子,大家总是会更担心,都让我好好注意身体。”肖方洪表示,比起这些自身情况,他担心的更多是对方患者的情况。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安排在二月份的捐献计划被打乱了。“对方能尽快得到救治,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