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契合老人早起的习惯,实践队队员早早便准备完毕,出发前往老人聚集的公园——廊桥。实践团队主要以走访,一对一,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对话。调查内容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医疗设施建设以及当地红十字会建设等情况。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农村信息素材。当问及叶金英老先生时,老人不禁感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视,尤其在省、市相关组织帮助下建立完善本村红十字会系统后,大家的生活更是方便快捷。现在我们每个月的补助为800-900元,看病有医保报销,平时空闲时间多和村民在凉亭聊天。农闲时就自己种植一些蔬菜,但肉类消费就比较不方便了。据了解,离博爱村最近的市场在10公里外的房村,这对于当地老人们造成极大的不便。随后,我们又拜访了当地一家卫生室的叶医生,他表示:村民大多存在着医疗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在面对一些小的身体不适时往往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治疗手段,所以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
除此,实践队还对村子中的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当地留守儿童情况作了简单的调查。调查后我们发现,本地土壤干燥的特性限制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因此,耐旱的林业用木及改良后的某些蔬果品种是本地常见的种植作物。加上由于地势较低,积水问题也是影响当地作物生长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也造成了当地的人员外流严重,大多村民放弃了土地,迁徙到城市打工,将老人独自留在家中,只给予金钱方面的照顾而缺少精神上的关怀;另外,留守儿童的情况在本村较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