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红十字会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UJIAN BRANCH
当前位置: 红十字文化>理论研讨
红十字文化
孙中山与《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
文章来源:时间:2010-06-08

    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1904年3月10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过,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中,有识之士为在中国创办红十字会而奔走呼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启蒙运动的浪潮。在西学东渐、春潮涌动的年代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推波助澜,成为红十字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孙中山在中国红十字启蒙运动中的贡献,主要是翻译出版了《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一书,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惟一的译作。
    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对红十字并不陌生。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被清廷悬赏通缉而流亡海外。1896年秋天,孙中山流亡英国伦敦,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轰动一时,史称伦敦蒙难记。深有意味的是,这场灾难却成就了孙中山与红十字会的机缘。
    在英国政府与公众舆论的压力下,10月23日被羁囚12天的孙中山终于重见天日。获释后的孙中山,客居伦敦,利用英国图书馆、博物馆便利的条件,博览群书,寻求救国之方。期间,他结识了伦敦红十字会的柯士宾医生。
    这年冬天,他与柯士宾游览英国王宫,雄伟壮丽、雕梁画栋的云塞行宫,让他流连忘返。柯士宾告诉他,他著有《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一书(英文版),已译有法、德、意、日四国文字,希望孙中山能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一方面柯士宾可以进呈英国国王作为六十年登极庆典之献,另一方面在英国以及英属殖民地,有为数众多的华侨,译成中文出版,也便于好善华人阅读,以广英君主寿世寿民之意。
    孙中山欣然接受柯士宾的请求,很快翻译完毕。次年春夏间,中文版《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由伦敦红十字会出版。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一书的宗旨,是希望让更多的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略知救伤之法,一旦遇到意外,可以立即设法施救,为挽救伤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保性命于危急之顷,并解痛楚于医者未至之时。
    它是一本教材,讲述的内容为通行之知识,也就是红十字会员必须掌握的现场、初级救护的基本方法、技能。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论体格并功用,叙述人体各部分的骨骼、肌肉、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论血脉,讲述血液循环的基本理论及流血、止血的各种方法;第三论受伤(上编),叙述割伤、刺伤、破伤、撞伤等出血性受伤及骨骼受伤的急救方法;第四章论受伤(下编),叙述毒伤、烧伤、癫兽咬伤等意外受伤的救治方法;第五章论移伤之法,讲述将伤者移送医院所应采取的基本技能,有一人独运之法、二人移动之法、抬床移动法、乡间货车移动法等;第六章论妇人侍病法,叙述护士护理受伤病人的一般方法,如病床的高度、换衣服、敷热水等。
    书后附有裹扎须知和问题。前者讲述裹扎的一般方法,如三角带使用方法等;后者是各章内容的问答题,共75题。为便于学习、应用,该书插图41幅,形象直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剖析精当,是这部教材所以不胫而走的魅力所在,难怪孙中山誉之为济世之金针,救人之要术了。
    孙中山翻译此书的目的,就在于宣传红十字会,推广红十字会的济人之术。他在译序中说得明白:恻隐之心人人有之,而济人之术则非人人知之。不知其术而切于救人,则误者恐变恻隐而为残忍矣,而疏者恐因救人而反害人矣。夫人当患难生死俄顷之际,施救之方,损益否当,间不容发,则其理不可不审求也。此泰西各国通都大邑,所以有赤(红)十字会之设,延聘名师,专为讲授一切救伤拯危之法,使人人通晓,遇事知所措施;救济之功,成效殊溥。近年以来,推广益盛。通俗讲,就是救人要得法,如果不懂得救伤之法,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救人不成反害人矣。看来,光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济人之术、施救之方,如此方能将红十字的人道、博爱精神落到实处。
    译著由英国红十字会初版,在海外发行,不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反响。1904年3月5日《申报》就发表《中国宜入红十字会说》的评论,指出中国应该成立红十字会,要成立红十字会,就要培养救护人才,要培养人才,就应该有教材,而孙文所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亦颇有用,正可派上用场。说明这部译著在1904年3月以前就已传入国内,并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启蒙运动中发生作用。1904年3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诞生,可谓水到渠成。孙中山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1906年冬天,孙中山在日本对译著作了文字上的修饰,改变若干名词的译法,由邓慕韩、廖仲恺帮助校勘,因为日本人把红十字会称为赤十字会,大概出于入乡随俗的缘故,把初版的红十字会全部改为赤十字会,1907年2月由《民报》社在东京再版。
    有学者说,这次译改重印已经不是为了要实现柯士宾献给英国国王的目的了,这次重印,很可能是同盟会的一次有组织的行为,即为了即将开始的反清武装起义的救护工作做一个知识上的准备。不管怎么说,其影响日广,则可以肯定,如北伐战争中,此书一度作为训练卫生员的教材加以推广。孙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已经超越了启蒙的意义而具有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池子华  郝如一)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广场三层   电子邮箱:fujianredcross@126.com   电话:0591-87763350   传真:0591-877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