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同心协力-2021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来自全国各地的13支红十字救援队、270名队员和志愿者参加了演练。以此为契机,覆盖全国各地各级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灾害救援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多年来,全国各级红十字会一直在努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已建立起水上救生、搜救、赈济、医疗、心理、供水、大众卫生、救护转运等8个类型600余支救援队,注册应急救援队员2.7万余人,基本形成了“机动灵活、快速高效、体系完备”的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2021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红十字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红十字会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本地区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28个省级红十字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积极动员各级红十字应急救援力量,通过加强党建引领、规范制度体系建设、协同共建、以战代训等多种举措,扎实开展各类型红十字救援队培训演练活动。
一年来,全国各级红十字会累计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培训1166场次、执行救援任务4342次,通过大练兵活动制定修订工作制度27项,进一步提升了各级红十字会应急救援能力,规范了救援队管理。
党建引领,堡垒先锋
“进一步加强党对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动将党的支部建在救援队和救援工作组,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这是此次大练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因行动而产生,为行动而服务。”2021年12月3日,江苏省扬州市红十字救援队行动党支部正式成立,在举行党支部授牌仪式的同时,救援队还举办了同年第二次演练活动。旗帜就是力量,救援队队员在党旗引领下,始终保持旺盛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这样建到救援一线的党支部“堡垒”在江苏并非孤例。2021年初,省红十字会率先在常州、镇江市红十字救援队中开展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试点,探索如何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以更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红十字救援队健全组织管理和规范化、正规化建设。试点过程中,各地红十字救援队坚持将党的领导和日常党建工作融入平时训练和救援行动,在救援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及时传达党的最新理论,定期召开支部会议,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引领广大志愿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增强救援队的核心凝聚力,通过“以学促建”“以学促练”,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训练和救援一线。
此后,救援队建立功能型党支部的做法在江苏省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全省已有44支红十字救援队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红十字救援队的领导,为救援队的发展前行把稳方向。
无独有偶,浙江省红十字会也把“坚持党建引领”作为提高救援队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的重要抓手。
2021年,浙江省红十字(仙居)应急搜救队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带动队伍专业化和管理正规化水平提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早在2018年5月,搜救队就成立了党支部,队员们深知,“若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不能主动服务服从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队伍必定不能走远。唯有听党指挥,才能打胜仗,当社会组织的排头兵”。
健全制度,夯实基础
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此次大练兵提出的目标之一,也是各级红十字救援队一直坚持的原则。
为了达到该目标,总会牵头组织红十字国际学院、浙江省红十字会等单位编写8大类红十字救援队培训教材,包括医疗救援、搜救救援、大众卫生救援、水上救援、救护转运等多方面内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亟待提升。这些教材的编写不仅有助于完善红十字救援队培训体系,对同行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性意义。”这是参与教材编写人员达成的共识。
这些专业的指导性教材和各地红十字会制定的本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红十字救援队管理办法等共同形成了红十字救援队的行动规范和制度遵循,提升了应急救援工作效能,降低了工作风险。浙江省红十字会组织修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救援队管理办法,出台救援队绩效评估细则;江西省红十字会进一步规范救援队管理,建设装备、制度统一的红十字救援队体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启动救援队分级分类训练大纲及考核标准细化完善工作。
明确的制度规范为红十字救援队建设奠定最坚固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各级各地红十字会在救援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为红十字救援队建设“添砖加瓦”。
总会推动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并建成总会、省级节点、救援队(工作组)三级信息化应急指挥调度网络;河北省红十字会围绕邢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成立省内红十字救援队水域训练基地;海南省三亚市红十字救援队注册成立应急救援研究院;广东省红十字会启动全省一体化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研究;湖南省建立各级红十字会救援队物资数据库;陕西省红十字会推动“互联网+红十字会”信息化平台在救援队建设中的管理使用,提升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
从总会到地方各级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让各级红十字救援队在大练兵中真正实现“强基健制”的目标。
因地制宜,协作共建
在“同心协力-2021”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中,模拟发生台风洪涝灾害,系统演练水上救生、搜救、赈济、医疗、心理、供水、大众卫生、救护转运等八类救援队实战救援课目和后勤、通信等保障课目。
其中,水上救援队来自福建,搜救队队员部分来自四川、部分来自浙江,赈济救援队分别来自广西和宁夏,医疗救援队来自上海,心理救援队来自浙江,供水救援队分别来自湖北和贵州,大众卫生救援队来自云南,通讯应急队来自北京,救护转运队由北京999派出。
“应急救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顾及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物资供应、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相应而言,红十字救援队就要兼顾多方面、多专业协同作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曹怀杰介绍,红十字救援队体系从诞生之初,就在强调专业化建设,“哪个地方发展何种专业救援队,就要因地制宜,视各地不同情况而定”。
此次参训的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就是福建省红十字会历经数年打造的品牌队伍。自2008年以来,省红十字会针对福建境内水系密布,河流众多的省情特点,将水上生命安全纳入人道救援救助服务范畴,积极组建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建立两岸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员训练基地,着力开展水上救生知识培训交流、水域安全志愿服务、水上安全知识普及等工作。2013年10月,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正式成立。此后,这支队伍作为“种子”,将水上救援技术向全国多地辐射,帮助培训出更多专业水上救援队。
2021年,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吉林、上海等地红十字会还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模拟演练,优化应急处置方法,提升红十字救援队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10月25日,广东省红十字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联合举办“同心协力-2021粤桂红十字应急救援力量联合演练”,演练模拟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演练水上(搜救)救生、赈济救助、医疗、心理等救援科目以及后勤、通信、供水、供电等保障科目。
粤桂两地联合演练除体现专业协同外,还体现出大练兵的另一特色——地域协同共建。与之相类的还有,北京、天津、河北红十字会落实总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与京冀卫生行政部门协同举办以冬奥会卫生应急保障为核心内容的“2021年京津冀卫生应急联合演练”;上海、浙江红十字会围绕防汛防台风主题开展综合培训演练;江西省红十字会围绕南昌、赣州红十字救援队打造省内区域应急体系等等,各级红十字跨区域协同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协作共建还体现在跨部门应急救援合作。浙江省红十字会与省应急管理厅、省总工会、团省委联合举办了2021年“中化杯”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四川省红十字会积极选派优秀红十字救援队伍参与“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联合演习、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021年应对暴雨洪涝巨灾演练;宁夏自治区红十字会参与“战勤使命2021”宁夏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战勤保障实战演练,选派赈济、搜救、医疗、心理4类红十字救援队各1支参加演练。云南省红十字会与省应急管理厅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共建,多次选派骨干队员参加省厅应急能力培训。
以战代训,从训转战
2021年红十字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的高光时刻发生在年中7月。
7月下旬,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湖北)IRB救援技术培训班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举办。培训为期6天,全面深入讲解了救援基础理论、舟艇组装操作、定点救溺、翻舟自救等专业知识。来自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各市州红十字会选派的救援队员、志愿者等42名学员参训。
“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水域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派驻英山的时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蔡文男回忆此次培训时也直呼出乎意料。培训进行时,恰逢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暴雨灾害,“经由总会研究决定,就近抽调人员由训转战,2名教官、4名学员挺身而出火速驰援河南新乡,转移群众100余人”。
在河南,这批由英山出发的救援队员只是从全国汇聚的众多救援力量中微小的一粟。暴雨灾害救援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共向河南灾区派出红十字水上救生、搜救、赈济等救援队伍132支、4600余人,累计转移安置、救助受灾群众超过10万人次,开展防疫消杀500余场次,累计消杀面积5200余万平方米。
10月8日至14日,总会在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救援队训练基地举办了“2021年中国红十字搜救队城市洪涝灾害救援培训演练”,特别研讨河南郑州暴雨灾害救援案例。“演练结合实战救援经验,探索城市洪涝灾害当中常见急流的形态及特点,优化应急处置方法,规范水域救灾流程”,实现以战代训的总结、推广、提高的螺旋上升过程。
红十字救援队以战代训亦非局限于此。陕西西安疫情防控期间,总会调派中国红十字(湖北)救护转运队43名队员、15辆负压救护车赴陕跨年执行接诊转运,累计出队16天,出勤17批106人次,出车166台次,工作时长1130小时,行程14326公里,成功转运新冠肺炎患者359人(其中出院患者104人)。
山西、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等地红十字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组织红十字救援队参与玛多7.4级地震、漾濞6.4级地震、泸县6.0级地震,十堰农贸市场爆炸,台风和水灾的应急救援和人道救助工作。“烟花”台风入境以后,江西、浙江红十字会通力合作,提前选派赣州市红十字救援队支持浙江绍兴、宁波地区防台风防汛抢险救援。山东红十字救援队累计出队100余次,积极参与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灾后恢复及减灾等人道救援领域工作。广西红十字搜救队累计参与洞穴、悬崖绳索救援和潜水搜寻遗体行动18次。安徽、江苏、山东、贵州、甘肃等地红十字救援队配合省疫情防控指挥领导机构开展省内疫情防控工作。
建设、演练加实战,2021年红十字救援队大练兵“建为战、练为战”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下一步,总会赈济救护部将认真总结大练兵经验,巩固拓展大练兵成效,持续加强救援队建设,大力开展救援队培训与演练,规范备灾救灾物资管理,不断提升红十字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能力。”曹怀杰说。
记者 贺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