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血过程麻烦吗?
1).填表-献血前,献血者须填写一份《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以供血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和核查,所有资料绝对保密;
2).健康征询-每位献血者必须接受献血前健康征询,如实反映自己的健康状况;
3).体检-量血压、测脉搏、称体重;
4).血液检测-化验血型、全血比重、乙肝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等;
5).采血-体检、初筛化验合格后进行采血;
6).休息-献血后,须压迫针眼5-10分钟左右,在采血现场休息至少15分钟;
7).领取献血证和纪念品,再离开。
2、献血后头晕正常吗?
属少数情况。绝大部分献血者没有任何献血不良反应,少数献血者可出现头晕等不适感觉,属于一过性的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心情紧张、群体效应是常见的诱因。这种不适经过适当处理和短暂休息后均可缓解。
3、献血后吃什么好?
照常最好。献血量是国家规定的安全量,不会影响您的身体和您的正常工作,只要献血的手臂在24小时内不要用力提重物,也不要进行高空作业就行。血液里一半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只要您多喝水,早点休息,血容量很快就能恢复。炖老母鸡和吃猪肝等高油脂、高热量的饮食反而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造成营养过度。
4、献血后多久可以喝酒?
建议献血后至少24小时内不饮酒。献血后,机体组织会将储存于肝脾的血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循环中,血容量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立即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5、献血后还需注意啥?
1)献血后,压迫针眼处10分钟左右或用弹力绷带压迫20分钟左右,防止皮下出血;针眼处保持干燥清洁,4小时内不沾水,避免感染;献血手臂24小时内不提重物;
2)1~2天内不做剧烈运动;
3)多饮水,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和铁含量高的食物,瘦肉、鸡蛋、猪肝、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等;
4)如果针眼处有渗血,出现红肿,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一般7~10天会消失;
5)个别人献血后数小时内出现头晕等不适,请就地蹲下、坐下或卧倒,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6、多久可以献一次?
1)全血,两次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2)单采血小板,两次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3)先献单采血小板、后献全血:间隔不少于4周。4)先献全血、后献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3个月。
7、献血者可享有哪些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四条: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8、献血证全国通用吗?
通用,请妥善保管。献血后会当场给您发放全国统一版本的《无偿献血证》。《无偿献血证》是献血者的荣誉证书,是记录献血者献血信息的实物载体,是有关人员享受优先用血、免除用血费用的凭证之一。
9、献血证丢了怎么办?
虽不补发但权益丝毫不差。献血证是国家采供血机构颁发的原始凭证,如果丢失,不可以重新签发新的。但献血者本人或代理人可持有效证件到血站开具献血证明,作为曾经奉献爱心、捐献热血的证据。需要报销血费时,血站核实献血档案后,进行正常办理。
10、最后,再嘱咐我一遍献血须知吧!
1)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身份证件;
2)献血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宜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3)不要空腹献血,宜清淡饮食,献血前两餐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食品,如肥肉、鱼、油条、不饮酒等;
4)献血前应把手臂特别是肘部采血部位清洗干净;
5)了解一些血液生理知识,避免情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