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浙江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集结25名队员和6辆应急救援车、6艘动力橡皮艇、4块桨板、无人机、夜间照明设备等救援装备,连夜赶赴河南新乡参加暴雨洪灾抢险救援行动。
六天五夜,救援队先后转战新乡市牧野区、辉县、卫辉,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1026人次,运送救灾物资100余件,为支援河南新乡救灾作出了贡献。
最难忘
7月26日晨,正在辉县救援的浙江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接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灾组指令,立即赶往位于卫辉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紧急救援。
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发现卫辉城区很大一部分泡在水里,最深处达两到三米,一些车还泡在水里,不少病患急需转移,医院附近的居民也需要转移。刻不容缓,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按轻重缓急,分批转移老人、孕妇、刚做过手术的病人和其他人员。
“从医院到疏散点大约有2公里,积水比较深,路也比较窄,往返一趟很不容易。我们一共转运了多少人都不记得了,最小的是刚出生两天的婴儿,最大的是92岁的老人。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不停运!”救援队员徐益江说。
这一天,队员们争分夺秒,加紧速度,饿了就吃点面包、饼干、火腿肠,渴了就喝点水,从早一直忙到晚。
最出圈
“没想到人称‘魔头教官’的陈教练,抱着半个月大的婴儿,这么有爱!”“感动!莫名戳中泪点……”
7月26日,一张救援队员怀抱婴儿的照片火了。照片上,队员陈斌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怀抱半个月大的婴儿,正要将孩子交给坐在橡皮艇上的新晋妈妈。婴儿的小手举在头边,正在安然酣睡。
“这是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家属区,当时我们正在这里转运受困群众。后面一栋楼的阿姨向我们求助,说家里有一个刚出生十几天的婴儿,有些发烧,急需送到医院。”陈斌说。
下午18时左右,陈斌和杨天军赶到家属区。橡皮艇停好后,陈斌跳入齐腰深的积水中,来到婴儿家里。“家里有四个人,外公、外婆、新晋妈妈和小婴儿。爷爷腿脚不方便,妈妈还在坐月子,不能下水”。
陈斌和杨天军等先将妈妈背到橡皮艇上,再将小婴儿抱给妈妈。
“因为新生儿太小,我一开始不敢抱,但水很深,外婆个子小,抱着婴儿蹚水有危险,后来还是我来抱了。是个小女孩,好可爱。”陈斌回忆。
最感谢
凭借专业的救援技术,救援队受到了当地群众好评。25名救援队员中,梁春锋、陈斌、徐益江都是省红十字水域专家库专家,其他22人也都是救援骨干。年纪最大的孙利民,今年57岁,年纪最小的陈涛,23岁。队员中还有2名女队员,潘庆卿和潘秀春,她们是救护培训师,这次主要做后勤保障工作,帮队员们准备食物和水,有时候还帮忙洗洗衣服。
救援任务完成返回浙江后,救援队员们说的最多的都是对当地百姓的感谢:“救援队在当地买东西,老百姓都不肯收我们的钱,都是我们强塞给他们的。”这是当地老百姓表达对救援队感激之情最朴素的方式。
最值得感谢的是救援队员的家人。返回后,浙江省红十字会为救援队员们举办了一个简短而温馨的欢迎仪式,救援队员的家属都赶来了。大家开心地拥抱在一起。家人的支持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队员沈来生的妻子说:“知道他去救援就开始担心,但不敢频繁跟他联系,因为那边信号不好,也不希望他分心。”
队员陈庆培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开口询问脚有没有事。原来,他去救援之前做过手术,脚上的钢板还没来及取出,就奔赴河南新乡了。听到说没事,她才彻底安心。“除了脚伤之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平日里,救援队经常训练,他们的技术还是过关的。回家后准备做点好菜犒劳下他。”
队员王伟的妻子在微信上写道,“我心里是不愿你去冲锋陷阵的,意外这两个字很可怕。”王伟后来说:“公益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时候不反对就是一种支持了。”
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