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红十字会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UJIAN BRANCH
当前位置: 业务工作>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业务工作
“捐躯为医学,忠魂留青山” 91岁的他,生前“感动福建”,身后捐躯为医
文章来源:福建卫生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福州市红十字会时间:2021-11-03

“我死后,我的遗体也将捐给医学院校。

我希望医学生能在我身上多做实验,

多攻克医学难题,

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通过学习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

这是一位91岁老人十多年的夙愿。

如今,他做到了

为什么用“也”?

因为受他感召,

他的弟弟周尔和捐献了遗体,

妹妹周永珍在武汉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

2021年11月1日上午11点50分,2015年感动福建人物周与燊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1岁。周与燊生前的愿望之一,就是能够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国家的医学做出贡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长眠后,他将遗体捐献给了福建医科大学,做了个无声的医者。

一辈子任劳任怨 秉公办事

3日上午9点,在周与燊家中,亲人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遵照周与燊生前的愿望,没有遗体美容,没有乐队,桌上摆放着他生前最喜欢的制服照。

周与燊出生于1931年,1949年参加工作。先是在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到革命大学学习,之后在闽北建阳工作。文革前是名法官,文革结束到南平的工商部门工作直至退休。


“我的父亲是一个任劳任怨、秉公办事的人。”周与燊的二女儿周文说道,“小时候母亲在乡下教书,不能经常回家,父亲一个人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我们四个兄弟姐妹,给我们做饭,带我们上学,但是一辈子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一直都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周文哽咽地回忆起往事。

周文对记者说,周与燊年轻时在工商局工作,在她的孩童时期,经常看到有人提着礼品来家里找父亲,但是父亲每一次都拒绝了对方的礼品,并对对方说:“有什么事回单位再说。”“他一直都是一个秉公办事的人”,周文表示,父亲的优良品质,对他们子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周与燊的儿子周武也向记者表示,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十分好,父亲是一个“爱你在心口难开”的人,只要他在家中,他都不会让母亲干活,都是一个人默默地任劳任怨,不会让母亲受一点委屈。就算是在自己生病住院时,周与燊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你们妈妈在家里还好吗?”

弟弟妹妹去世 他说服家人捐献了遗体


对家人来说,周与燊一生温柔敦厚,对妻儿格外开放包容。但对要完成之事,却总是格外执着,其中一件,就是捐献器官和遗体。

2005年,《福建省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公布。周与燊在报纸上看到,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并把新闻刊登的内容复印了好几份给家属传阅,号召家人也参与遗体捐献。


2014年,周与燊79岁的弟弟周尔和去世,在周与燊的劝说下,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给了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周与燊82岁的大妹妹周永珍去世后,不仅将遗体捐到同济医学院,还捐献了角膜帮助了两位眼疾患者复明。

“太姥爷去给医学生上课了”


因为先后在两地生活,周与燊在建阳的红十字会登记了遗体捐献,来福州后,又在福州市红十字会登记。

为了能实现捐献的愿望,他还多次找家人来开会,甚至拟了一份捐献器官同意书,让家人签字盖手印。刚开始,家人们都很不理解: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一个劲地说死后的事?直到周家兄妹两人先后成功捐献遗体,家人们才明白,周与燊是很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件事。

2017年,周与燊为自己制定了追悼会细节,里边有“七不要”:不要美容,不化妆,随身衣服不更换,不要乐队,不摆供桌,不放鞭炮,不点蜡烛,不烧纸,不烧香,不守夜。

“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周与燊的小女儿周艳对记者说。“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他开始生病不能说话之前,他都在说服我们。”周艳说,尽管一开始家人们不接受,但周与燊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家人团聚时,周与燊就会复印一些关于遗体捐献的资料,告诉家人捐献遗体可以帮助到很多人,能为国家医学做出贡献。

“他就怕我们不同意!这几年他身体不好,却还是隔三差五提醒我们,不要违背他的意愿。这是他一生最牵挂的事,我们怎么忍心违背他的意愿呢?”周与燊的老伴吕美兰说。

这几年,在周与燊的影响下,周家的后辈们越来越能接受遗体和器官捐赠。

周与燊的外孙女周哲旭说:“外公记挂了一辈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都替他高兴!”

福建医科大学与福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周老鞠躬致谢。

在简单的告别后,周与燊的遗体由福建医科大学接收,被捐赠给医学院,用作教学,为医学科学事业做贡献。福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场向周老先生表达了敬意并向其家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捐躯为医学,忠魂留青山’,这是我父亲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周与燊的大女儿周潭榕对记者说,她希望父亲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关注到遗体捐献、器官捐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


“知道太姥爷去哪里了吗?”

周潭榕问3岁的外孙女。

小女孩一脸自豪地说:

“太姥爷去给医学生上课了。”


捐躯为医学,忠魂留青山

前进的医学史里,

有您和亲人的墓志铭。

周老,一路走好!


从2011年至今

我省累计登记遗体捐献者

已经超过了10万人

其中历年来累计已经

捐献遗体760多例

捐献器官470多例


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变化

每天都有志愿者

来登记遗体捐献、器官捐献

每天都有病患

因这些志愿者捐献的器官而康复

有医学技术

因这些志愿者捐献的遗体而进步


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

向每一位捐献志愿者及其家属

致敬!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广场三层   电子邮箱:fujianredcross@126.com   电话:0591-87763350   传真:0591-877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