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你。我见证的第一例器官捐献者,一位乡党委副书记、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在主持召开“动态管理公平评议会”上,突发疾病倒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倒在了你夙兴夜寐、一心为之谋幸福的乡亲们面前。永远忘不掉你父亲签字时说的话:“我理解儿子、支持儿子。他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我为他感到骄傲”。
我记得你。刚满周岁,还未来得及叫一声爸爸、妈妈,还未来得及看看这绚烂多彩的世界,就匆匆奔赴天堂、希冀远离病痛。我知道你如愿了,可年轻的父母还在无尽的伤痛中备受煎熬。
我记得你。初为人父,便撒手离去,您可知,在您刚离开的那段日子里,春城的多少颗善心为您牵动,又有多少份暖意将您的孩子紧紧包围。
我记得你们。比我年幼的弟弟妹妹,你们正直青春年华,刚踏入社会的你们本该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享不尽的快乐才是。是的,我宁愿你们被堆积如山的工作团团围困,少一些玩乐的时间,也不希望看到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容不得你们再与朋友多打一场球、多聚一次餐、多开一次玩笑。
我记得你们。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的大哥大姐,栋梁坍塌对于建筑是怎样的灾难,你们的离去给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
我记得,那个瘦弱的大姐在嚎啕大哭后,顽强地承担起抚养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的责任,也记得去她家慰问时,老人对我们说的那一句:“这个儿媳妇真的是没话说,比儿子对我们还好”。我记得,那个痛失妻子的坚强男人,痛失老伴的慈祥老妇,一个个,我都记得。
也还记得,第一次去到医院ICU病房外听到的哭叫声,第一次去到太平间时感受到的沉重和死寂,第一次和家属谈话时的局促和不安,第一次组织遗体告别时有多紧张,生怕会出什么差错。
经历的一点一滴犹如发生在昨天,那一段一段的过往也让我从中收获了感动和成长。平日里,常常有人问我怕不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做这一份工作的,诚然,作为一名非医学专业的人,我不可能不怕。从始至终,我清楚地知道,带着敬畏之心协调、见证每一例捐献的时候,便不怕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一年多过去了,我在工作中见证了34例器官捐献,3例眼角膜捐献,2例遗体捐献,接待了无数登记捐献的志愿者。
2019年底,通过参加全国第33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培训和考核,正式成为一名云南省红十字会系统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第一次拿到沉甸甸的协调员证,内心感到既自豪又忐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唯恐自己能力不足,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珍惜机会、加强学习、补齐短板。一年多来,我一直坚持学习,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沉淀知识和阅历,只为能够完全承担起协调员这份光荣的使命。从那时起,电话二十四小时开机,随叫随到,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不管是在饭桌前还是凌晨在被窝里,随时随刻“说走就走”已是工作常态。我对协调员这份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因为这份神圣而光荣的工作,我与很多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心中有爱,一路花开!我得到了成长,感受到了真诚和大爱。心,更坚定、更柔软,情感也更饱满。人间真情和温暖的爱,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是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