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黄笑治
7月19日在泉州市光前医院
走完了她的人生路
享年75岁
亲友在悲痛之余
完成了她最后的心愿
将其眼角膜和遗体
无偿捐献给社会
她在生前曾说
自己的美好生活
离不开国家的帮助
能够在离世后
通过捐献遗体
这一举动回报社会
再好不过了
7月19日下午约4点30分,黄笑治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在泉州市光前医院离世。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家人将她的遗体无偿捐给厦门大学医学院,将眼角膜捐给2名等待眼角膜移植的眼病患者,让他们重获光明。
当晚8时许,南安市红十字会、梅山镇政府、厦门大学医学院工作人员和家属等人向黄笑治老人作最后告别。随后,厦门大学医学院的工作人员接走了老人的遗体。众人含泪送老人最后一程,目送载着老人遗体的车辆驶离。
黄笑治老人成为2021年南安市第二位遗体、眼角膜捐献者。她的名字将镌刻在泉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纪念墙上,以示崇敬,表达怀念之情,缅怀其为社会作出的无私贡献。
生前她与丈夫双双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生前,黄笑治老人有登记捐献遗体与器官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平时她爱读报看新闻,近年来,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遗体器官捐献及捐献登记的新闻,便对此有所了解,也产生了“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想法。
去年她不幸患上皮肤肿瘤,经过两个多月的电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在今年春节后病情再次复发,由于身体虚弱而无法进行手术,便在家中卧床休养,病榻上的她却愈发觉得“完成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是一件十分紧迫的意愿。
今年6月1日,在南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南安市红十字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帮助下,75岁的黄笑治和81岁的丈夫苏鹤水先后完成登记,成为南安市今年现场登记的第38、39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离世后器官可以帮助需要的人,遗体可以用来做医学研究,为社会做点贡献。”黄笑治老人说,她年幼便失去双亲,家庭环境十分贫苦,是国家、社会的帮助让她能够读书识字,逐渐过上好日子,在晚年,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如今,斯人已逝
但她的生命并没有走到终点
而是通过爱心善举走向重生
我们不能够左右生命的长度
却能以捐献拓宽生命的宽度
向每一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致敬!